溪計畫|重拾農村魅力與發展的實驗行動

「溪計畫」 是由嘉義縣社區規劃師團隊與溪口鄉社區共同推動的一項微型創生行動,旨在透過系列土地課程和藝術創作,讓農村孩子重新認識家鄉的土地與文化,並引導社區居民找回對地方的認同與自信。這一計畫已進入3.0階段,不斷升級,通過農村戲劇、自然教育與社區共創等多元形式,持續推動溪口鄉的地方創生與永續發展。

SDG 4:優質教育與終身學習
農村土地課程的教育意義

四季土地課程

  • 「溪計畫」以四季土地課程為主軸,帶領農村孩子深入接觸自然,從春季的田野遊戲到冬季的稻草藝術,這些課程不僅讓孩子們了解農村的生態系統,也讓他們體驗到與土地共生的快樂與意義。這種教育方式,將農村的生命經驗轉化為藝術創作,讓孩子們在與大自然的互動中學習,增強了他們對土地的認同感和自信心。

與土地共生的藝術創作

農村原創戲劇

  • 溪計畫3.0推出了以溪口為背景的原創戲劇《雨怪溪(K)落去》,由溪口的孩子與長輩共同創作。這部戲劇融合了溪口的歷史、文化和自然元素,帶領觀眾體驗農村劇場的獨特氛圍,不僅是一場文化盛宴,更是一種深度教育的方式,讓孩子們在創作和演出中深入理解家鄉的歷史與價值。
SDG 11:永續城市與社區
地方創生與社區參與

社區共創與地方認同

  • 「溪計畫」不僅僅是孩子們的教育活動,它還通過與社區居民的合作,推動地方創生。社區規劃師團隊與居民共同挖掘溪口的歷史故事,並通過社區活動和藝術創作重新塑造地方的文化認同感。這種共同創作的模式,讓居民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找回對農村生活的驕傲與自信,為溪口的永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農村生活博物館的構建

生活博物館的創建

  • 溪計畫1.0期初,團隊與社區居民一起重回漸被遺忘的中正老街,將老街打造成為「生活博物館」。這不僅是一個保存歷史記憶的空間,更是展示農村生活方式和文化的窗口。透過這樣的設計,居民和遊客得以共同見證和參與農村的變遷與重生,這一過程推動了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SDG 15:陸地生態保育
生態教育與保育意識

生態藝術與環境教育

  • 溪計畫強調生態保育的重要性,通過與自然環境的互動,孩子們學習到如何保護和尊重大自然。例如,在夏季的土地課程中,孩子們學習觀察與保護溪流生態,認識諸羅樹蛙的棲息地,這不僅增強了他們的生態保育意識,也促進了社區對於環境保護的共同認識。

自然物件的藝術創作

稻草藝術與自然情感

  • 在冬季課程中,孩子們利用稻草創作藝術作品,這些作品不僅表達了他們對農村生活的情感,也體現了土地與自然之間的密切聯繫。這種將自然物件融入藝術創作的方式,既是對自然的致敬,也是對農村文化的深情詮釋。
相關SDGs指標
  • SDG 4:優質教育與終身學習
  • SDG 11:永續城市與社區
  • SDG 15:陸地生態保育

溪計畫如何推動永續發展

溪計畫通過一系列土地課程和藝術創作,不僅為農村孩子提供了優質的教育資源,還重塑了社區居民對家鄉的認同感和自信心。這一計畫展示了如何通過地方創生、社區共創與生態保育,推動農村地區的永續發展,並為未來的社會和文化發展奠定基礎。溪計畫將繼續帶領社區與孩子們,走向更加光明和可持續的未來。

嘉義縣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

本計畫鼓勵嘉義縣社區規劃師完成各項培訓課程後,回到社區展開行動,因而提供本補助讓社規師與社區共同提案執行。起點是希望社規師真實地面對社區遭遇之困境、難題與需求,藉由參與式討論過程,提出概念、形成共識並付諸行動。

返回頂端